人帮人,无价之宝——记宜章县优秀政协委员、巾帼致富标兵邓冬玉 二维码
408
一 6月27日,邓冬玉来到北京语言大学,受邀参加一位叫罗绮的研究生的毕业典礼。 她刚走出北京高铁站,早等在车站出口的罗绮立刻扑上去,紧紧拥抱着喊道:“妈妈!妈妈!”顿时,两个人眼睛里都热泪喷涌。 罗绮终于毕业了,她即将赴广东参加工作。从初中,到高中,到大学,到研究生,整整12年,罗绮的学费和生活费都是“邓妈妈”承担的。她们不是亲母女,但胜似亲母女,罗绮说:“没有邓妈妈的支持和帮助,不会有我的今天。” 12年前,罗绮小学毕业,她的妈妈却无力送她读初中,劝她辍学回家帮家里做些事。当时,她妈妈在一家超市打工,却要承担她和弟弟两个人的学习和生活费,深感力不从心。 罗绮的妈妈叫邓小玉,是宜章白石渡镇人。那年暑假,邓小玉回娘家,向人说起自己实在送不起孩子读书,但孩子又很聪明,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同年级前茅,她心里十分痛苦和矛盾,邓冬玉听了心里很不安。 开学了,邓冬玉赶到耒阳市罗绮家,当着邓小玉一家人的面承诺:“这孩子的学费和生活费我包了,只要她爱读书,不管将来她考取哪个学校,我全都负责,直到她完成学业,走上工作岗位!” 罗绮很懂事,很争气。2012年高中毕业考上了北京语言大学,本科毕业,又保送读本校“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”研究生。这期间,邓冬玉一直视罗绮为自己的亲生女儿,罗绮也把她当成自己的亲妈妈。 “民族崛起,人才最重要,罗绮终于成才了,还有比这更让我高兴的吗?”从北京回来,邓冬玉对乡亲们这样说。 邓冬玉爱心助学的故事不胜枚举。 2017年,白石渡镇车湾村12组肖小明的女儿肖裔萍考上了广西科技大学护理专业本科。肖小明的妻子瘫痪在床好几年了,女儿担心家里筹不起学费,便将录取通知书藏起来,不让家里人知道。邓冬玉了解到这一情况后,立即来到肖裔萍家,将学费放到肖裔萍手里,叮嘱她:“只管放心读你的书,学费问题有我呢,你要发奋学习,做一名出色的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!” 进入大学后,肖裔萍很努力,成绩优异,她也准备读研究生。“邓妈妈”说:“你读到多高,妈妈都支持你,你能成才,就是对我最好的回报!” 日前,带着对孩子们的关爱,邓冬玉又一次来到白石渡镇中心小学、白石渡特殊教育学校、白石渡车湾小学开展爱心捐赠活动,她这次捐赠教学设备价值25000多元。捐赠仪式上,师生们鼓掌请她说几句话,望着一双双充满向上热情的晶亮眼睛,邓冬玉深情地说:“你们是祖国的未来,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,成人成才,回报父母,回报社会,回报国家!” 据不完全统计,邓冬玉先后为学校捐钱捐物30余万元,帮助十几名学生完成学业,走上了为人民服务的岗位。 二 今年4月,家在内蒙包头市的欧回娥带着全家南下,来到白石渡镇邓冬玉的新家,终于圆了她的“谢恩梦”。86岁的老人热泪盈眶,紧紧拉着邓冬玉的双手,久久不肯松开。 1994年,欧回娥与自己的几个姐姐一起来到宜章白石渡车湾村探亲,她常到邓冬玉家来玩,姐姐们要回内蒙去,她却“赖”在邓冬玉家不肯走了。原来,欧回娥因小儿麻痹后遗症,行动不便,在家时常被兄弟姐妹嫌弃,但在邓冬玉的家里,她却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,好心的邓冬玉便接纳了她。半年后,她的大女儿才把她接走。但在内蒙包头自己家里的25年来,她念念不忘邓冬玉对她的关心照料,时不时提起,说什么也要再到白石渡来走一趟,看望恩人邓冬玉。她说,那是她一生中最幸福、最快乐的半年,半年有尊严的生活,照亮了她半辈子的岁月时光。 孝老爱幼,扶贫济困,是邓冬玉永远不变人生信念。 车湾村的村民肖圣容、李苟良因脑溢血瘫痪在床,生活难以自理,邓冬玉带着水果、食品常去看望,过年过节给她们封红包,嘘寒问暖,无微不至。 村民肖小明、肖情国都因妻子长期患病带累家庭,邓冬玉便将他们安排在自己的企业就业,让他们每月有了可观的工资收入,渐渐脱贫。以安排就业的方式,邓冬玉先后让50多个贫困家庭,走出困境,走向致富之路。 每年春节,邓冬玉都要带上红包,给村里70岁以上30多位老人拜年。每年重阳,带上红包和礼品,看望慰问村里20多位90岁以上的长寿老人,老人们都说她是菩萨心肠,观音在世。她说:“我是共产党员、政协委员,是人民的服务员!” 三 邓冬玉和丈夫打过10年工,在广东韶关时学会经营采石场的全部技术和管理经验。2019年,夫妇俩回到家乡白石渡镇,办起了证照齐全的青山岭采石场。由于经营良好,安全环保,采石场效益较好。 他们深深感恩党和国家改革开放政策好,于是尽心尽力帮助地方发展,带头参加各项公益事业。 2017年,车湾村11组、12组修通组公路,邓冬玉捐献56车沙石共950多吨,价值5万多元。 2018年,车湾村村级活动中心主体完工,但缺少装修和购置设备的后续资金,邓冬玉包了室内设备的购置费,带动各界人士纷纷解囊,一天时间为村级中心扫尾工程捐助近10万元现金和建材。 2018年6月,宜章好人协会白石渡分会成立,邓冬玉被推举为常务副会长。她为好人协会捐献了800套会服,她说,好人队伍壮大以后,每年的新会服也都由她包了。 邓冬玉的企业属小微企业,但胸怀大,情怀深,勇担当。据初步统计,仅汶川地震以后,她对社会各项公益事业的捐赠,现金100余万元,物品折合也达100余万元。 好人好报。邓冬玉有一个很幸福的家庭,她的三个儿女都是大学本科生,都是共产党员,她的家庭被评为市、县“五好文明家庭标兵”。她担任过两届县政协委员,被评为优秀政协委员。2016年被推选为郴州市女企业家协会会员,她先后获评感动宜章“十大年度人物”“巾帼致富标兵”等荣誉称号。 从打工者,到私营企业主;从普通农村妇女,到县政协委员,今年56岁的邓冬玉一路走来,始终向善向上,用爱和奉献升华人生的价值。 她说:“看到别人有困难,不去帮一把,我心里不安。” 她还说:“我们的祖祖辈辈,都是互相帮扶着走过来的。我帮人,人帮我,社会就会和谐和美,自己也踏实敞亮。” 积善成德,邓冬玉用默默无闻、心甘情愿的付出和牺牲诠释了中国几千年人本文化的核心理念——“人帮人”。
文章分类:
好人故事
|